文章列表 > 文章內容
05Mar
|
【依附與模仿的影響力】三月心理好文 by 陳智勇心理師 |
趁過年大掃除的時間,我計畫把書櫃裡的舊書整理一下,無意間翻到三字經中的一段文字:「昔孟母,擇鄰處,子不學 ,斷機杼」,而這也就是「孟母三遷」的典故,意指著父母為了教育子女,選擇良好的學習環境所花的苦心。隨著心理神經科學日益發達,過去古人所留下來的經驗詞句,我們慢慢可以從科學的驗證中找到證據,環境的確是形塑個體行為與性格的重要力量之一(另一個重要力量是從父母遺傳來的,人是受到先天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影響),但我們有沒有想過…我們一生出來最早的環境或是說最早互動的人是誰?沒錯,大多人是母親,但也有人是父親、祖父母,而幼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建立的情感連結,在心理學有一個專有的名詞,這就是「依附關係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也許你會問「依附關係」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?這關係的品質會影響到未來的行為、我們怎麼看待自己、形如何解釋別人的行為或如何看待世界。當然你會更好奇這樣的關係為何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?這就要感謝實驗心理學家對嬰兒做的一系列觀察研究,研究發現嬰兒是個極度有天賦的模仿者,他們出生3個月後左右就會模仿母親的表情,所以父母的一舉一動(包含著情緒、行為、言語)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,並無意識把它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(1990年發現了模仿在大腦的生理機制,命名叫「鏡像神經元」),因此,我們常聽見受害者未來很有可能會變為另一位加害者,這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到上述的內容,心理也許會感慨人原來是這麼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,似乎好像沒辦法掌握或改變自己,但事實並非如此,人仍是有能力做一些改變的力量。你一定有聽過曾經是個逞兇鬥狠、打架鬧事的青年人,但遇到了生命的貴人後(也許是老師、是其他親人或宗教團體),他改變過往的衝動性格,這樣的故事其實並不少見,是什麼力量讓人改變?我想就是「修正性的情緒經驗」,簡單來說是「重新體驗過去未有過的情緒經驗」,例如:上面提到的青年,過去他沒有經驗到別人的讚美、肯定、關心,但有一位師長在他犯錯時,不但沒有大聲責備說:你就是個流氓,沒有用的人,反而是溫柔地關心他的感受。這樣與過往不同的經驗,給了這個青年人不同一樣的情緒感受,逐漸也產生了力量。 你生活有情緒與人際困擾嗎?想更瞭解自己、尋見不一樣的自我?好好心理諮商所是一個能讓你「好好的說與好好的被聽見」的地方,願在這裡能參與你的生命經驗,賦予這些經驗更大的力量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#屏東心理諮商
#憂鬱、焦慮、自律神經失調、情緒困擾
#感情、婚姻伴侶與家庭諮商
聯絡我們
0905270608
doublegood1010@gmail.com
屏東市高原街98-2號
週二到週五 15:00-21:00
週六 11:00-17:000
諮商項目
成人個別諮商 兒童青少年諮商 伴侶婚姻與家庭諮商 親子關係諮商 團體心理諮商 心理衛生講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