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列表 > 文章內容
02May
|
【凝結的時空-淺談悲傷失落】五月心理好文 by 翁瑞敏心理師 |
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部關於淺談悲傷失落議題相關的電影,誠摯地邀請你和我們一起透過電影談生死。
–----------------------
要介紹的這部電影名為《瓶中信》,於1999年上映。深愛著妻子凱薩琳的蓋瑞在妻子死後寫了兩封信給她,並裝在玻璃瓶中,投入海裡,希望她能看到。 然而這封乘載著滿滿思念與悲傷的信,卻意外地被一位專欄作家泰瑞莎發現,兩個迥異的世界就產生了交織,並逐漸泛起漣漪。
–----------------------
走不出傷痛的蓋瑞,房子裡還留著凱薩琳生前作畫的空間,而那裡維持得和她生前一模一樣。一枝筆、一本書,甚至是加了冰塊的水,他都牢牢地記著它們原先的位置,不允許任何變動,日復一日,彷彿如果變了,妻子的一切就會從生活中徹底消失。
–----------------------
凝結的時空,是無法流動的傷痛 如同蓋瑞維持著凱薩琳的作畫空間,許多喪親遺屬在面臨親友死亡時,因為難以面對與接受其逝世的生活,在尚無法建立新的連結時,會以保留、維持逝者的生活空間、模式、型態等方式,來減緩內心難以承受的哀慟,那種被剝奪的感受才不至於強烈到將齊擊垮,而這樣的保存行為稱之為「木乃伊化(mummification)現象」,就像古埃及會將逝者的大體做成木乃伊,等待他們復活。 或許是晚餐時依然會為對方添上飯碗,並放在他常坐的位置前;或許是那件她昨天隨手掛在椅背上的外套,就這樣地繼續擺放著;或許是將那再也不會被翻閱的課本,整齊的放進書包與書架上;又或許是每當季節更迭之時,依然會替他整理衣櫥,換上當季合適的服裝。維持著這些生活的痕跡,對遺屬來說那是他們存在的證明,彷彿透過這樣的方式,能感受到他們不會完全的消失在自己的世界中。
–----------------------
喪親之痛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消失,也無法走出,但每個人都能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去經歷與哀悼這段悲傷,只要你的生活不會因此而無法好好運作,那麼,這或許也可以是你的新生活;但如果生活功能開始失常,請記得伸出手,讓專業的人陪伴你在晃動中找回平衡。
–----------------------
#即使是死亡關係的連結依然存在
#允許用自己的方式去經歷悲傷失落
聯絡我們
0905270608
doublegood1010@gmail.com
屏東市高原街98-2號
週二到週五 15:00-21:00
週六 11:00-17:000
諮商項目
成人個別諮商 兒童青少年諮商 伴侶婚姻與家庭諮商 親子關係諮商 團體心理諮商 心理衛生講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