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列表 > 文章內容

【打開孩子心理的那一扇窗:盡情的塗鴉吧】 九月心理好文
01Sep
2024

【打開孩子心理的那一扇窗:盡情的塗鴉吧】 九月心理好文

在兒童心理治療中,藝術創作是很常出現的一種治療形式。

藝術創作在孩子與我們的關係中扮演什麼角色與功能呢?

 

這裡筆者想起一個經驗:

 

多年前某次親友聚會,眾多親友中,有一名年紀約莫五六歲,筆者並不熟悉的小朋友。聚會中某位長輩提到小朋友愛畫圖,就要小朋友畫張圖給在場親友看。小朋友畫了張有雲朵、房子和動物的圖畫。當大人們看到圖畫,就有人指著圖畫上的動物說,你畫的這是狗嗎?小朋友回答他畫的是羊,於是便有人說畫得不像,還有人開玩笑著說怎麼畫那麼醜。小朋友低下頭,顯得不太開心。長輩讓小朋友把畫拿給我看,我走到小朋友一旁蹲下,並問他說願不願意分享自己畫了什麼?小朋友猶豫了一下,但隨後還是一點一點的介紹他畫的內容。我對小朋友說的內容表現好奇,小朋友也越說越起勁。在那次聚會的後半,小朋友對我這個素昧平生的大人變得願意親近,像是把我當朋友那樣的互動。

 

與孩子創作的互動中,我有一些體會:

 

一、抱持未知的態度:對孩子的創作保持好奇,不要馬上用成人的眼光自行定義作品內容。例如比起直接問「你畫的這是某某東西嗎?」,或許可以更開放的問「可以告訴我你畫了什麼嗎?」。

 

二、不要當「藝術評論家」:多數的人都不會喜歡自己的創作被任意「批評指教」, 或許你在成長經驗中也曾經歷過畫得「不像」而羞於展示自己作品的經驗。因此,將心比心,不要以數落批評的方式來回應孩子分享在你面前的作品。

 

三、肯定鼓勵孩子的投入:呈上,除了不隨意批評外,當你認真欣賞孩子的畫作,如果覺得畫作內容有可愛之處,或者用色大膽,不妨分享給孩子知道。即使你不知道如何肯定畫作的內容,也可以留意孩子創作過程中的表現,例如肯定其認真投入的態度。

 

對於心理師而言,我們可以透過孩童在治療過程中的創作行為、與治療師的互動以及作品內容等等訊息,對兒童的發展及身心狀況作出觀察評估,甚者進一步安排做為治療活動。即使我們沒辦法從兒童的畫作一眼看穿隱含其中的想法與感受,兒童創作仍然可以作為一個管道,幫助我們與孩童 #建立互動,並打開 #溝通交流的橋樑,讓我們用名為 #藝術創作 的語言來展現自己。

回列表

聯絡我們

0905270608

doublegood1010@gmail.com

屏東市高原街98-2號

週二到週五 15:00-21:00
週六 11:00-17:000

諮商項目

成人個別諮商 兒童青少年諮商 伴侶婚姻與家庭諮商 親子關係諮商 團體心理諮商 心理衛生講座
形象圖-好好心理諮商所
logo-好好心理諮商所
cross icon
屏東心理諮商 關於我們 諮商服務 專業團隊 相關訊息 精選文章 線上預約 logo-好好心理諮商所
電話icon
line icon
臉書icon